新苏北网

一条不知疲倦的“冲浪鱼”——读韦国《故乡的滋味》有感

[复制链接]

2025-4-7 18:20:09 43141 0

morpheus 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25-4-7 18:20:09 |阅读模式 |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

morpheus 社区微信达人 楼主

2025-4-7 18:20:09

181902ffxwfsxnn0fof6f0.jpeg

韦国《故乡的滋味》有一篇散文“力争上游的冲浪鱼”,文中写道:有一种鱼,它们逆流而上,它们簇拥成群,它们欢腾跳跃,它们不知疲倦……有一种鱼,它们形体优美,它们光泽鲜亮,它们身体健康,它们充满活力……它们是力争上游的“冲浪鱼”!

韦国在不到九年的时间,出了三本书,他就像那一条不知疲倦力争上游的“冲浪鱼”!

我写《民进记忆》时,曾写过一篇关于韦国的文字韦国的人生是精彩的,他热爱生命,热爱大自然。他爱好非常广泛,打乒乓球、弹钢琴、唱歌、写文章等样样都在行,样样都精通。他个儿不高,但五官端正,浓眉大眼,活力精悍,十分帅气!他热爱工作,心系民进,敢想敢干,满满的正能量。他爱憎分明,嫉恶如仇,敢于直言,敢于担当,是民进的一位好领导!这些评价今天看来还是恰如其分的。

《故乡的滋味》是韦国出版的第一本文集,收录了从2016年到2022年大约六年的时间创作的90篇散文,他在工作之余,辛勤耕耘,成果丰硕,确实令人感动。

181902b1t4qz4gepfyuum7.png

《故乡的滋味》分4个章节,第一章节“故乡情怀”,主要是作家自己童年在故乡的往事回忆。第二章节“水苑风荷”,是作家在氾水工作的所见所闻。第三章节“见字如面”,主要收录自己在家乡当代身边发生的人和事。第四章节“逝水年华”,收录的文章往往是一些富有哲理性的散文,读后让人深有启发。

如果你把《故乡的滋味》全部看完,我们就基本能了解作家的为人,一个鲜明的形象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。我们也能基本了解作家的家庭人员及性格特征。

他父亲是个空军地行兵,长得英俊帅气,做事干净利落,精明会过日子,还会理发,但也充满温情,有时脾气也暴躁,为了小孩上学敢于同老师“动口又动手”,嗓门大,吵架妈妈不是他的对手。

妈妈,端庄秀气,善良,温柔,勤劳,典型的农村妇女,跟爸爸吵架,往往总吃败仗,最后的办法就是“绝食”。

哥哥,长得像父亲,脸型上镜,人也洋气,衣服总是穿得整整齐齐,红领巾理得平平顺顺的,小帅哥一枚。但身体没有“我”壮实。做事比较勤快,叉鱼下手比较勤,每次都有收获。后来做了人民教师。

弟弟,做事有耐心,比如叉鱼,为了追踪一条鱼能静静的候上几十分钟,甚至一个下午。后来成了一个国企老总。

姐姐,忠厚老实,大伯过早的去世,“我”为大伯挽钉……

下面重点谈一谈“我”少年的形象,我认为《故乡的滋味》就是像作家的一本自传体散文小说,特别是第一部分“故乡情怀”,作家用朴素清新的语言、生动的故事勾勒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少年形象。

少年的形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?

爱劳动。描写少年劳动的场景很多。比如:给棉花打顶,挖马铃薯,除草,浇水,赶鸭子,理发,打农药,采苇叶,舂碓……

喜欢玩。看电影,游泳,捉知了,爬树,采野果,套蛇,钓鱼,叉鱼,戽鱼……

聪明、友善、坚强、乐观、能吃苦、兴趣广,但也有点“怕丑”,有点调皮,有点心眼儿,有点攀比心……一个丰富多彩、有血有肉的苏北农村少年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。

巴尔扎克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散文更是如此。《故乡的滋味》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不仅仅是给我们的文化享受,更重要的是留下一段珍贵历史,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的价值将越来越明显。像美酒一样时间越长越香醇。

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(白居易)。《故乡的滋味》所写的内容,时间跨度近50年,他反映了作家自己从儿童到成人成长的经历,也反映了几十年来苏北农村的现状和变化。作家所写,我们同时代人都亲身经历过,能给我们产生强烈的共鸣。

“露天电影”“小时候的夏天”“故乡的小河”等里面描写的场景是多么的熟悉?很小就做不是小孩能做的活,比如“打农药”“舂米”,外出连像样的裤子、鞋子都没有,我们可能只看到作者很轻松很诙谐的描写了这些故事,但我们认真思考一下,哪是个物质生活多么贫困的年代?喜中也有悲,笑中也有泪。

今天与昨天的变化之大,也在书中有明显的表现。以前交通主要靠船,今天是飞机、高铁,以前“我”上学的状况与今天小孩到国外读书,等等,真是翻天覆地!这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,祖国各项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,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,好好工作,不负于时代的重任。

《故乡的滋味》大多文章短小精悍,语言朴素简洁。往往用语不多,了了几笔,简单的素描就能把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缘由表达出来,体现了作家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。

选材通俗精准。通读整个文集,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全是生活中日常小事,作家善于观察,善于分析,撷取的花鸟虫鱼、家长里短总是让人耳目一新。

作者是个多情的种子,“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”,写草草含情,写花花有意,风含情,水含笑,故乡的一草一木都饱含了作家对故乡的情爱,文字里充满了浓浓乡情、亲情和友情。

作者巧用方言俚语比如“又到槐树林里去充军”,“三烂鸟子”,“婆纳头”,“乡下人上街,不是吃饼就是相呆”,“格色”,“瘦归瘦,有肌肉”,“吃头子,养猴子”等等,形象生动,犹如一股清香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。

刘勰认为《宗经》的六大好处:情深,风清,事信,义直,体约,文丽。这在《故乡的滋味》中都有明显的体现。

181902myphr1a66313j61q.jpeg

韦国现在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,简书优秀创作者。出版《故乡的滋味》《飞鸟与射手》《游来游去的鱼》文集。散文集《故乡的滋味》获得2022年度盐城市政府文艺奖二等奖,《飞鸟与射手》被北京某初级中学选为课外阅读书籍。

韦国,一个业余作家,笔耕不止,硕果累累,一条不知疲倦的“冲浪鱼”!

期待,以后能继续欣赏到韦国更多更好的作品。


来源:海边看海

编辑:吴勇胜

总编辑:陆碧波

阴阳谓道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 

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

:
管理员
:
1455737274@qq.com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
主题2536

帖子2764

积分12796

图文推荐

  • 张永辉 | 闲话盐城名人—徐铎

    朋友们,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。(盐城

  • 5名干部喝酒,1人死亡,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

   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:“官察室” 记者观察荐稿

  • 丁正宏 | 血染大四河(下)

    悠悠大四河,以它博大、无私的胸怀,生生不息地流

  • 丁正宏 | 血染大四河(中)

    血染大四河(中)丁正宏 1947年12月26日清晨

  • “官场乌龙”曾让他多干了五年的县委书记

    安徽厅官潘东旭的仕途又生变故了!安徽的《皖西日

  • 发布新帖

  • 在线客服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APP下载

  •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