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苏北网

时庆涛|他,本人就是一盏明亮的灯

[复制链接]

2025-4-13 10:44:45 38745 0

我想我是海天 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5-4-13 10:44:45 |阅读模式 |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

我想我是海天 未绑定微信 楼主

2025-4-13 10:44:45


 他,本人就是一盏明亮的灯

——记向沟村灯会会长朱云林

文|时庆涛

  陈堡镇两次村合并之后下辖的15个行政村中,几乎每个村庄都会举办庙会活动,但唯独向沟村举办的却是灯会。那14个村的庙会每年都举办得有声有色,热闹非凡,然而向沟村的灯会却总是时断时续,难以持续开展。

  2018年,我深入向沟村进行村史调查,才逐渐揭开向沟灯会难以持续举办的谜团。原来,向沟村有时氏家族的深厚历史背景,其先祖时彦五曾为北宋徽宗、南宋高宗两朝皇帝元老,官至御书侍郎,将朝廷宫灯文化传入民间。他的子孙时梦珙、时梦洪、时梦德再将这一文化传承至向沟。与庙会中有几条龙舞便能热闹开场不同,灯会则更为讲究,不仅程序繁多,而且各式灯具都需具备高度的艺术性和浓厚的文化色彩。民国时期,向沟灯会曾与陈家堡都天庙会联合行会,但由于两会形式难以融合,最终在1945年分道扬镳。

  向沟灯会,犹如向沟村庄历史文化的璀璨明灯。在王春喜担任向沟村支书期间,我曾积极建议恢复这一传统灯会,并亲自前往外地考察取经。然而,遗憾的是,最终此事仍未能如愿以偿。究其原因,灯会作为民间文化活动,村组织直接出面主办并不适宜。而民间自发组织亦面临困境:缺乏一位具备号召力、影响力和一定经济实力的牵头人。若无这样的人物挺身而出,恢复向沟灯会便只能是纸上谈兵。

  20237月,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入我耳:朱云林欣然同意“出山”,担纲恢复向沟灯会的重任。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喜悦,几乎脱口而出:“太好了!”朱云林与我是向沟老4队的发小,他曾是“农业学大寨”工作队的积极参与者,也曾担任向沟大队的大队长,还创办过向沟五金厂。他的丰富经历和深厚阅历,无疑完全符合我此前所言灯会牵头人所需的“三个力”。然而,欣喜之余,我亦有些许疑惑:他早已放下电子厂的业务,步入退休养老的生活,为何此时又愿意回乡操持这份繁杂的心事呢?

  暂且不提这些,我倒是颇为期待,想亲眼见证老友朱云林如何牵头复兴这古老的向沟灯会。

  20231024日,这一天在向沟村部,向沟村灯会的复兴正式宣告启动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他以灯会会长的身份,特别邀请我担任灯会文化部分的总策划,参与灯会程序设计、各式花灯组合、灯会宣传以及大事记编纂等个性化工作。

  然而,灯会的启动虽易,但持续运行却难。其关键在于两个字:资金!无论是锣鼓乐器、舞龙道具、各式花灯,还是人员服装,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撑。无钱确实寸步难行。我心中盘算,向沟村共有510户,1890人,这费用究竟该按户分摊,还是按人头收取?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,都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执行。毕竟,对于此类活动的支持,只能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。

  向沟灯会的出发地定于古庙丰乐庵,恢复灯会的首要任务便是修缮这座历史悠久的庙宇。经过初步核算,整个修缮工程预计需要资金27万元。有人提出这笔费用可推到村里,朱云林说:“不行,灯会除了振兴乡村文化,在可能的情况下,也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。”话虽这么说,可筹集资金的担子更重了。朱云林老兄表面上不慌不忙,并未采取动员会上人员挨家挨户“拜年”式募捐的方式。他整天手机不离手,频繁与张三李四通话,每当他声音响起,对方便能感受到他的满腔热忱和亲切笑容。经过两天的电话沟通,我负责将进展形成文字,发布快报,会员们则忙碌着在村中各个显眼位置张贴。当快报出到第10期时,其中一期特别报道了朱云林带头捐款的善举。终于,丰乐庵修缮完成,上梁之际,鞭炮声震天响,整个向沟村都为之沸腾!

  随着鞭炮的炸响,向沟村古老灯会的灯火也被同时点亮,如同唤醒了沉睡的文化灵魂,激起了全村人的文化自信。无论在家还是在外,向沟村的男女老少纷纷慷慨解囊,为灯会捐款:从100元的起点,到500元、5000元,甚至上万元,捐款数额不等,逐渐形成了一种良性“比赛”,许多人更是翻倍追加自己的捐款。在这股热潮中,收到的捐款总额竟高达20万元!灯会成功举办两年来,上海的乔家人捐资3.1万元,杨书荣老板更是慷慨,捐资高达十几万元,而会长朱云林本人则捐出了5.17万元。他每次都身先士卒,带头捐款,引领着善款的总额不断攀升,最终达到了令人瞩目的64万元。

  在第二次灯会的筹办中,朱会长创新性地引入了新的激励机制:捐款1000元以上的善士将被载入光荣榜,而2000元以上的慷慨捐赠者,更将享受到龙队亲自上门舞动功德旗的殊荣。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捐款热情,收款总额迅速攀升至13万元。

  近日,我与朱云林老兄闲谈时,不禁夸赞他具备非凡的号召力、影响力和层出许多温暖的好办法。然而,他只是淡淡一笑,轻轻摇头,谦逊地说:“这并非我的功劳,而是向沟古老灯会文化的独特魅力使然。”他此话的意思我明白了,老兄成功举办两届灯会抓住了一个切入点:向沟灯会作为民间自由信仰的体现,凝聚了全村人的心。大家积极参与,不仅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,精神得到了寄托,心灵获得了慰藉,而且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,群众拥护你老兄当精神领袖,你不办好灯会还真不行呢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此前对朱云林老兄积极回乡恢复传统灯会的疑惑似乎找到了答案。向沟灯会的成功恢复与两届盛大的举办,不仅热闹非凡,而且充满了浓厚的文化色彩。朱会长,你本人就如同那灯会中的一盏明灯,照亮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,引领着向沟村走向文化的繁荣。

104130jnrsqbnamdwaeab6.jpeg


104130flj0fluzlf00gygn.jpeg





作者简介

104131hiduqre7btbb5t73.jpeg

  时庆涛,兴化市陈堡镇党委原副书记,现任陈堡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、兴化市作家协会陈堡分会主席。曾为军人、新闻记者,发表多篇人物通讯、散文、小说、诗歌。近几年出版长篇纪实文学《庄恋》和《古槐飘香高里庄》。



来源:陈堡草荡

编辑:吴勇胜

总编辑:陆碧波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 

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

:
等待验证会员
:
anqiau587@sina.com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
主题418

帖子518

积分1590

图文推荐

  • 张永辉 | 闲话盐城名人—徐铎

    朋友们,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盐城名人叫徐铎。(盐城

  • 5名干部喝酒,1人死亡,为何发生如此恶劣的

    AI图片 与文字无关来源:“官察室” 记者观察荐稿

  • 丁正宏 | 血染大四河(下)

    悠悠大四河,以它博大、无私的胸怀,生生不息地流

  • 丁正宏 | 血染大四河(中)

    血染大四河(中)丁正宏 1947年12月26日清晨

  • “官场乌龙”曾让他多干了五年的县委书记

    安徽厅官潘东旭的仕途又生变故了!安徽的《皖西日

  • 发布新帖

  • 在线客服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APP下载

  •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