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大一棵树!”送煤气罐的师傅站在幼儿园后院大门口,惊呼道。负责后勤的阿姨笑着说:“哦,你是第一次来送罐子吧?那不是一棵树,你的眼睛把你骗了!”他听后定睛一瞧,笑着说:“这是牵藤的树啊!嗨嗨,真没看清楚。” 这情景不禁让我想起4月初的某个早晨发生的一幕。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,孩子们陆陆续续进了园,一个年轻的奶奶刚停好电动车,孙子立刻跳下来牵着她的手,背着向前走来。奇怪的是,他们没有进大门,而是快速从我身边,有说有笑地继续向北走去,径直走到后院大门口才停下。出于好奇,我也紧随其后跟上来。 站在门口,孩子用手朝西边的高处指着,奶奶的目光则随着孩子手指的方向移动,孩子不停地说:“我没骗人吧,你看,满树的花耶!”“嗯,是的,真漂亮!叫什么花的?我忘了。”不知奶奶是真的忘了,还是为了逗孩子,才故意这么说的。孩子一本正经地答道:“这叫紫藤花,老师告诉我们的。”她真的不知道此花叫什么,因为她见我在旁,便不放心地问我:“老师,这真的是紫藤花?也就是琼瑶写的小说《紫藤花园》里的紫藤树?”我微笑着点点头答道:“对!只是这里没有架子,所以让它顺势而上自然生长。”她听后笑盈盈地说:“难怪这段时间孩子总是在家里念叨,说幼儿园里的花真漂亮。这不,今天终于被他拖来了。您别说,这小家伙知道的东西还真不少呢!感谢老师。”她说话的神情和语气很诚恳,无奉承之意,作为幼儿园绿植具体负责人的我,听后心里满足感油然而生。 我们这代人读过琼瑶小说者众多,有的甚至是“琼瑶迷”,尽管时过境迁,但对《紫藤花园》多少有点印象,读者忘不了书中的痴男怨女缠绵的爱情故事,而那“紫藤花园,独特的香味”更令我难忘。 2006年初夏,幼儿园建成后,我便在后院的西墙边堆起小丘,种下一株紫藤树。 紫藤适应性强,对土壤与环境要求不严,抗逆能力极强,只要不被水淹,便能茁壮成长。冬季施足有机肥,来春花盛而色艳。 在栽种紫藤时曾想搭架,考虑到孩子们活动时有可能与立柱相撞,只得放弃原先设想。正好院墙外是废弃的小型变电所,屋旁留有一根十来米高的光秃秃电线杆,我想何不让其顺着电线杆往上爬呢?于是我便用粗电线把它引了上去,谁知“草木有灵”,它竟遂了我的心愿,缠着电线杆一点一点地爬了上去。几年后,爬到了电线杆顶端,又俯下身段,探着头,爬上了屋面,再后来又缠绕到屋后一棵枯树上,大有枯木逢春之意,让人看了心头为之一振。春天一到,整个电线杆屋面枯树上都开满了花,如同紫色的瀑布恣意流淌,那甜而淡雅的香味随风飘荡,直往行人的鼻子里钻,走近了能分辨出花瓣里藏着的草本气息,使得许多人不自觉地猛吸几下,似乎要将花香贮存于脏腑之中。活泼好动的鸟儿穿行其间,它们把忙碌的蜜蜂当作口中美食。看到这儿,不能不让人想起李白的《紫藤树》:“紫藤挂云木,花蔓宜阳春。密叶隐歌鸟,春风流美人。” 紫藤花令人倾心,但我不只是欣赏它的外在美,更看重它的抗逆能力以及自己会奋斗的品质。 紫藤无次生根,也无触须,全凭藤蔓紧紧缠绕攀缘物,然后努力向上生长,永无止境;倘若没有攀缘物而匍匐在地,长势同样旺盛。这种不择生长地随遇而安的特性才是它的本性。 最让人对它刮目相看的是,它在恶劣的环境里能坦然面对现实。盛夏时节,在持续高温无雨的日子里,阔叶树晒得垂下了头,田埂边上的野草都耷拉着脑袋,庄稼地里晒得起了烟,大路边的黄豆芝麻遇点火星就能点燃,而趴在屋面平瓦上的紫藤,既要顶着烈日的炙烤,还要忍受屋面热辐射,这真是一场生死考验!看着被晒蜷了头的紫藤,真替它担心,能挺过来吗?然而,担心是多余的,经过夜间露水的“疗伤”,第二天早晨,它又在晨风中跳起轻快的舞蹈来了,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。 就这样,它经受住了高温的考验毫发无损地活了下来,并且还为我们遮挡住了西山太阳,送来一片阴凉。 第二年春天,它开的花似乎更多更热烈,香味也似乎更浓。后来,我对它的生长习性进行了分析,认为它之所以能枝繁叶茂,乃至于能长成一棵“大树”,主要是因为它植根于大地,是大地母亲为它提供了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。写到这儿,我的心不自觉地“咯嘣”了一下,突然想起一句俗话,“树长千尺不离根,人若风光勿忘恩”,这是植物给我的启示。
翁太庆 兴化人,小学教育专科毕业,从事小学语文教学40年。擅用散文讴歌美好的乡村生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