郝柏村1919年8月8日出生,1949年来台,曾任“参谋总长”、防务部门负责人、“行政院长”等职。 郝柏村是江苏盐城郝荣村人,媒体报道提到,郝柏村有2个显著标签:“反独大将”、蓝营大佬。 早年,郝柏村曾参加抗日战争,包括广州之役及皖南战役。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,他从锦州前线被召回,成为蒋介石的侍从官。1981年,郝柏村担任“国防部”参谋总长并晋升一级上将。参谋总长原来两年一任,他延任4届,在职八年,成为在职最久的参谋总长。 1990年初,郝柏村公开支持林洋港、蒋纬国搭档竞选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,成为台湾非主流派的核心人物。此后不久,他受到李登辉排挤,他高呼消灭“台独”后宣布辞职。 因坚决反对“两国论”,郝柏村被台湾舆论誉为“反独大将”。陈水扁上台后,他婉拒“资政”一职,要求当局承认“九二共识”。 郝柏村离任公职后曾返回盐城老家探亲祭祖,并多次重返战场遗址。2014年7月,中国高规格纪念“七七事变”,郝柏村受邀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。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,时年95岁的他情绪高昂,“我们同日本打,胜也罢败也罢,就是不同他讲和”。之后,他还在记者面前唱起了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。 郝柏村曾说,不怕被戴红帽子,只怕绿帽子。让抗战精神世代传承,重要的是让两岸同胞尤其是年轻一代铭记抗战历史。
1986年,我在盐城市文联工作期间,时任主席严锋让我去盐都县(现盐都区)郭猛乡采访董加耕(时任郭猛乡经管会副主任)听董加耕讲其妻郝鸿鸾是台湾郝柏村(台“国防部”)参谋长的本家侄女。在采访期间,带着好奇心,我来到葛伍镇郝荣庄进一步采访了解了郝柏村的长辈、发小郝仓及乡邻口中有关郝柏村从小的流传故事。拜访了郝氏故居及郝柏村从小手植的银杏树,回来后写了篇七万多字的《郝柏村少年故事》,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,人虽去台,故居犹在,感慨颇多。 1991年,我任盐城市文联《乡情报》总编,恰逢台湾盐阜同乡会负责人兼台湾《乡情报》负责人吴成将军回盐,拜访了我们《乡情报》,交流了合作意向,吴先生讲述了郝柏村在台情况及爱好,想要找本《郝柏村少年故事》带给郝柏村。当时仅存一本,我交给了吴成先生,得知吴成先生在盐城还有一个月之余,我将郝先生酷爱紫砂茶壶的情况向市委宣传部部长祁崇岳、市委副书记黄淑萍做了汇报,是否能以《乡情报》的名义,专制一把紫砂壶赠予郝先生。在得到领导同意后,按要求又找到了九十高龄的市政协副主席,著名国学大家,台湾警备司令周仲南将军的父亲周梦庄老先生,征求周老的制壶要求,根据梦庄老对郝柏村的喜好,得知郝老酷爱京剧,更喜梅花,因京剧人物画在壶上不雅,所以决定请一画梅大家手绘一幅梅花刻在壶上。思来想去,本地画家也不少,国内画梅人更多,但有特色者少有之,最后我想起了素有“金陵梅王”、“中华一枝梅”的江苏省文联书画家、国家一级美术师的蒋义海先生。 蒋义海先生和我也是好友。80年代初,他是省文联民协秘书长,我是常务理事,多年来我对他的梅花颇有理解。他画梅,无论从花的情致、精神、风骨等方面均可以找到寄寓之处。而他的梅花画意温和、隐逸内涵,格外被文人偏爱。且花、书、诗一起,他数十年不辍生命历程,遍访全国梅乡,观梅、咏梅、画梅……师法自然造化之神奇,汲取前人梅作之精华,融入自身的心得体悟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蒋梅”。现当代,亦有风格鲜明的“四大家”分别是关山月(广东)、于希宁(山东)、王成喜(北京)和蒋义海(南京)。 周梦庄老得知我熟悉蒋义海先生,连声说:“如能请到‘蒋梅’太好了,郝先生一定高兴,只是你请得动吗?”我说:“请得动,咱关系太铁了。”梦老又说:“蒋先生润笔费多少?”我说:“大概尺宣两万吧。”他又说:“哪来那么多的钱?这样吧,我们以盐城市政协的名义,请他帮忙,如何?”我说:“更好了,公事加私谊,说不定他不会收钱。”第二天我去南京拜访了蒋先生。说明来意,蒋先生一口答应且分文不收。忙碌了两天,易稿数次,最后精选三幅梅画让周梦庄先生选定其中一幅。周老又亲笔题款“蕴香壶”。其意“梅花香自苦寒来”。 值得一提的是,当我们谈到制壶需费用时,蒋义海先生说:”送郝柏村,一定要选个制壶名家,一般人的不行,要选起码找一个制壶大师,在国际国内紫砂界要非常有名的,我熟悉宜兴一位制壶大师,他就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,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张庆成,也是我们江苏省民协常务理事。”于是周梦庄老、蒋义海和我三人决定赴宜兴市文人紫砂研究院找到院长张庆成,张先生一口答应,选料、研制,最后亲手精制。十天后(1991年3月,记不得哪一日)由三位国家级国学大师、国画大师、制壶大师三人精心设计制作的国宝级紫砂壶——蕴香壶(世上仅此一把)由我们专请吴成先生送给了时任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。郝先生非常激动,十分感慨:“月是故乡明,悠悠骨肉情。故乡没有忘记我这个远在台湾的游子,作为一个中国人,不能忘本,不能忘根,尽管不一定要归根,但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。” 同年五月至七月,江苏盐城发大水,灾情严重,郝柏村得知故乡发生灾害,专程向盐城捐赠大米近百吨,以表对故乡的慰问。 郝柏村离开公职,曾多次造访大陆,1999年回盐城老家探亲,我有幸拜见了郝先生,得知我就是《郝柏村少年故事》的作者,他赠送了一本他本人的《無悔》书和1969年的一瓶法国卡慕拿破仑干邑,并交代我好好收藏,不要轻易喝掉,我至今珍藏。
斯人已去,睹物思人。郝柏村先生你坚持一个中国,坚决消灭“台独”的呼声,是两岸中国人民的共同呼声。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怀抱! 安息吧!郝柏村先生!
江苏盐城郝荣庄郝先生祖宅 作者简介:
编辑:吴勇胜、陆小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