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有两处隋炀帝陵
成授昌
扬州现在有两处隋炀帝陵。 原来一个隋炀帝陵,在城北,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一个叫“雷塘”的附近,而“雷塘”是史书记载的最后安葬隋炀帝的地方。槐泗的隋炀帝陵为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并出资修复,清嘉庆十二年(1807年)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建石,扬州知府伊秉绶隶书“隋炀帝陵”。由石牌楼、陵门、城垣、石阙、侧殿、墓冢等组成,呈隋唐建筑风格。尽管比较简陋,上世纪80年代以后,经过多次整修,已经成为扬州的旅游景点,1995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。
后来在扬州蜀冈西峰的曹庄又发现了一处隋炀帝墓,被确认为隋炀帝和夫人萧后最后埋葬地,因此曹庄的隋炀帝陵被认为是隋炀帝的真陵,而原来的那处就是假的了。真假两墓之间距离五公里,槐泗的假“隋炀帝陵”是不是还有存在的价值,多有争议,我想槐泗陵那个就作为扬州人寻找帝陵的一个痕迹吧!
新的曹庄的隋炀帝陵发现有不少故事。
2013年扬州蜀冈西峰附近一处建筑工地发现一座古墓,石碑上刻有“故炀帝墓志”,经发掘考证确定为隋炀帝和萧后合葬墓,一时轰动,此后这处隋炀帝陵被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有时候历史的巧合真让人惊诧,这处隋炀帝墓被发现的日期,竟然和1400年前他被杀的日期只差一天。当时,坊间流传甚广的另一个故事是,挖出曹庄隋炀帝墓的开发商有个头头叫杨勇,引得不少历史学家的惊讶。原来,历史上,杨勇是杨广的大哥,这个倒霉的皇子一度被立为太子,但在储君之争输给弟弟,被废为庶人。而残暴的杨广即位后,还伪造父亲隋文帝的遗诏,把大哥给赐死了。如今发现隋炀帝陵,杨广曝尸天下,“杨勇挖了杨广墓”,有网友不禁调侃道:“大哥来也!君子报仇,千年不晚。”
经过十年发掘和建设,扬州曹庄的隋炀帝陵如今已经对外开放。据说,随着扬州曹庄隋炀帝墓的发掘,杨广拥有的陵墓已经达到了4座,扬州占两座,另外两座在陕西和河南,这位旧史中名声不佳的皇帝,居然也有意想不到的名人效应。
隋炀帝的炀字谥号拜唐高祖李渊所赐,根据古代《史记·谥法解》的解释,好内远礼曰炀,意为贪恋女色、背离礼仪。这个字作为“恶谥”,总结了隋炀帝杨广生前的行为特点,迷恋美色、背叛人心、凌虐百姓等个人行为道德的缺失。千百年来,一个“炀”字把杨广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,让世人对隋炀帝的认定就只是荒淫暴虐,到扬州只是为寻欢作乐看琼花。而事实上隋炀帝杨广还有另一面,不少史学家认定他是一位颇有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帝王,他统一了中国,开造了运河,创立了科举制,而且他还很喜欢读书,当年他下扬州可是带着几十万卷藏书的,这是为世人所不知道的。
隋炀帝开大运河,唐朝诗人皮日休曾有诗论之:“尽道隋亡为此河,至今千里赖通波。若无水殿龙舟事,共禹论功不较多。”这是将隋炀帝开大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,可谓卓识,亦是公允之论。
现在曹庄的“隋炀帝陵遗址公园”位于扬州蜀冈西峰,占地约11公顷,东邻唐子城遗址,这地方是隋代江都宫所在。遗址公园建设尊重传统帝王墓葬形制,采用现代设计理念手法,体现庄重肃穆的陵园风格和浓厚的扬州地方文化景观特色,全面客观展示隋炀帝生平和历史背景。
隋炀帝陵遗址位于公园正中,外观借鉴隋唐时期帝陵的“覆斗”型制,并与传统建筑庑殿顶形式相结合,被誉为“落地的皇冠”。南侧设有镜鉴池,为一潭长方形景观水池,南北长 49 米、东西宽 14 米,寓意杨广寿年 49 岁、在位 14 载。
帝陵遗址内的设计理念为“天圆地方”。进入帝陵遗址,首先看见的是穹顶上的星宿图,正中间的紫微星为帝王星。吊顶设计将紫微星置于中心,正对下方的隋炀帝墓室。
屋面四周还开有不同尺寸的13个小方窗。这些小窗的位置和角度通过精密的计算确定,以保证在特定日期的特定时间——每年冬至日、夏至日,以及隋炀帝忌日,阳光会透过窗户,刚好照射在隋炀帝及萧后的墓室上。
星空之下的地面,50米左右见方的夯土以原状呈现在世人面前。隋炀帝墓室位于土墩正中心,萧后墓室居于其东南一侧。站在栈道上,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两座墓葬的结构。
扬州曹庄隋炀帝墓挖掘的另一个惊喜,是出土了大量隋朝帝后规格的文物,有天子巡游时用的玉璋、隋唐特有的青瓷砚、萧皇后用的冠饰以及青铜编钟、编磬、双人首蛇身俑、鎏金铜铺首等,共三百多件。
其中,隋炀帝墓中出土的一套十三环金玉蹀躞带,再次印证了墓主的高贵身份。这是迄今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,也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带具,被称为“天子之服”。
隋炀帝陵遗址公园建成开放了,扬州又添一处很有份量很有看头的旅游景点,海内外的游人纷至沓来,不少人对于原来那个槐泗陵也感兴趣,赶过去看看也是很不错的。隋炀帝生前开造的大运河哺育了扬州城,长眠千年后又为扬州旅游业做出了贡献。
感慨,一个帝王的千秋功罪,谁与评说!
来源:文学大成
编辑:吴勇胜 总编辑:陆碧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