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了,这个“土+考”的地方我去过好几次,就在今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往北再往西一点,五台山路西,是一个古老的村庄,当地原住民对村名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,视为寻常。
▲ 看到了吧?有㘼桥(村、生产大队),也有西㘼、东㘼。查了一下,整个盐城,有可能只有这一块有带“㘼”的地名,都集中于此。㘼桥村曾有耕地1610亩,人口近2000人,境内有陈家、柏家墩、㘼桥等3个自然村(生产队)。 考字前的偏旁,五行之中,金、木、水、火旁都有,铐、栲、洘、烤,读音差不多。然而, 㘼 ,又是个什么字呢? ▲ 查了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确实没有收录这个“㘼”字。我在手机上用各种输入法,均不能打出这个字。 好在有大数据,查到“㘼”字在《汉典》和《字海》中有收录,但是没有给出读音和字义解释。《说文解字》和《康熙字典》都未收录“㘼”字。而且,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。
一句话,这是一个生僻字,非常冷僻。至少在老盐城境内,除了㘼桥、东㘼、西㘼,都用不到。明清时期,盐城人多用姓氏命名聚居地,附近有陆桥、柏墩,还有西陈、张老桥口,莫非“㘼”是一个居民姓氏?或者说,“㘼”是当地的一种地形地貌?
也许是这个字太生僻,手机百度地图、高德地图都不能显示㘼桥的位置。当年暑假,随本地领导一起骑二八大杠自行车去村里公干,见此处与相邻村庄并无异处。午间在一位村干部家蹭饭,就在屋前平展展的土晒场上,一棵高大的楝树下。至今犹记胡椒炒五花肉丝、豇豆角子烀百页的滋味。
大约十几年前,因为区划调整,持续多年大规模开发建设,此地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可谓面目全非。不知道这几个带“㘼”字的老地名还用不用,比如桥梁、道路、社区,请知情者相告。
▲ 㘼桥大约在图中这个位置。
㘼的读音,自然是【kǎo】,当地居民中也有读平音的。㘼究竟是何意?恕我浅陋,尚未知晓,在此向万能的网友求教。
古地名是活化石,除了㘼桥,在上面的地图中,红框里还有一个生僻字:“土+桑”。笔者一时查不到,也打不出。此处即今日步凤镇老街,上面地图中的王家“土+桑”,后来写作王家墒。因明朝中后期有王氏在此荡间滩头设网捕鱼,故名。后当地建土地庙用木板苫顶,俗称板土地。此地如今已是一繁华市镇。
所有的地名都有自己的来历,这也是乡愁的基因。地名,不怕冷僻独特,就怕平淡无奇。盐城境内还有哪些生僻字地名,甚至是字典上查不到、手机电脑难显示的,不妨说出来一起聊聊。
来源:盐渎杂谭 编辑:吴勇胜
总编辑:陆碧波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