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苏北网

刘根勤:陈敏保卫高邮与治理运河

  [复制链接]

2024-6-4 11:02:26 154387 0

请叫我岛主 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4-6-4 11:02:26 |阅读模式 |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

请叫我岛主 未绑定微信 楼主

2024-6-4 11:02:26


南宋时期,江淮地区是抗击金元的前线,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。江西人陈敏保卫高邮与治理运河,就是其中的典范。

陈敏(1113—1173),字元功,出身虔州(今江西赣州南康)的豪族。所谓豪族,与以道德文章功名立身的世家不同,主要以军功扬名,说白了就是人多,能打。他的父亲陈皓,有军事才能,曾率乡民击溃当地盗贼李仁,因军功补官至承信郎。

陈敏身长六尺,勇武善射且通晓谋略、长于治兵,《泉州府志》载其“御士得其欢心”。虔州地区盗贼众多,他率家丁百余人与盗贼交战,又时常到闽地(福建)讨贼。

当时闽地多寇。绍兴十五年(1145),朝廷调禁军前去驻守,又不习水土。曾任虔州知州、时任福州知州的薛弼向朝廷提出建议,希望能够整编昔日虔州一带以周虎臣、陈敏等人为首的民间武装力量,以弹压盗贼。他在奏章中提到:“昔守章贡,有武夫周虎臣、陈敏者,丁壮各数百,皆能战,视官军可一当十。”朝廷令周虎臣为副将,陈敏为巡检,建立地方军队讨捕盗贼,招募“奇兵”3000人,陈敏任统制,驻扎在漳州。

绍兴二十二年(1152),赣州士兵齐述带头在本地发动叛乱,陈敏见事出紧急,说:“赣州兵精悍强劲,善于奔走险地,如果朝廷发的兵没有到,万一奔突冲出,江、湖、闽、广等地就要受骚扰震动了。”不等候朝廷命令便率军奔赴支援,率领他的部队奔驰7天,直抵赣州并将城包围起来。过了一个月,朝廷命令李耕统率各路大军来到,击破了叛军。陈敏累积功劳,被任命为右武大夫,封为武功县男,兼任兴州刺史。征召到朝廷,宋高宗见陈敏外形相貌魁武伟岸,授任破敌军统制。不久母亲去世,下诏命服丧未满重新起用。

110225x9cwgcawgjbcqq4h.jpeg

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陈敏任马司统制,归京湖路招讨使成闵管辖,驻扎在荆州地区。当年秋天,金主完颜亮攻宋。陈敏劝成闵乘金兵攻淮之机出兵攻打大梁(今开封),成闵“畏敌怯战”,不听。完颜亮战败被杀,金兵北撤尚未渡淮之时,陈敏又劝成闵乘胜追击,又不听。于是陈敏愤而称病辞官,回到姑孰(今安徽马鞍山当涂)。因为他参与训练军队有功,次年(1162)升为拱卫大夫,加授成州团练副使。

隆兴元年(1163),宋孝宗赵眘即位,锐意北伐,派张浚、李显忠等率军伐金。当时张浚任江淮东西路宣抚使,推荐陈敏担任神劲军统制。陈敏感念其提拔之恩,加紧训练军队。不久以后张浚被任命为枢密使,陈敏则任武锋军都统制。朝廷下令开战,张浚欲陈敏与之一同前往,陈敏则认为宋军尚未做足准备,不宜开战,张浚没有听从,令陈敏驻守盱眙,遣李显忠、邵宏渊率军北上。起初战局对南宋有利,然而由于将相不和,金军于符离(今安徽宿州)大败宋军。于是陈敏被派往泗州驻守。当时张浚招来的“淮南壮士”及“江西群盗”万余人,均交由陈敏统领。后来张浚辞官,宋金议和,朝廷令陈敏退守滁州。陈敏以滁州距前线太远不宜指挥为由,上疏请求更换驻地。朝廷遂改令陈敏驻守高邮。他领兵与金军战于射阳湖,大败之并毁其战船。又追金兵至沛城,再次将其击败,立下大功。

乾道元年(1165),陈敏升任宣州观察使,又被召至临安任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。这是一个掌管禁军的职位。陈敏任该职一年多后,便上疏说自己久居闲职,无以报效国家,希望率领先前训练的军队,仍驻守高邮。

乾道三年(1167),朝廷任命他为武锋军都统制兼知高邮军,并赐予筑城屯田所需的费用。陈敏赴任后,城墙的建筑增高并加厚了,超过了原来的规模。从宝应到高邮,按照旧时的样式修筑十二座石坝,从此运河畅通无阻,极少发生水患。此间他被任命为左骁卫上将军。朝中有人想让他戍守清河口(今淮阴西),他指出金兵若要进军清河,必先自上游而来,而要从北进入长江,楚州才是命脉,最值得防御,并列举周世宗柴荣由此进灭南唐的案例,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。

乾道六年(1170),陈敏知楚州兼知高邮。金国使者看见楚州修葺一新的城墙,坚新如银,便称该城为“银铸城”,言其难于攻破。

陈敏于《宋史》有传,被称道“善守”,与以“善战”闻名的毕再遇相提并论。陈敏一生立功甚多,却不嗜杀戮,打败敌军后也只是惩罚其首领,且好贤礼士,善于举荐人才。宋孝宗曾于重阳节宴请陈敏,并赠其一诗,末句引用苏辙的诗:“茱萸插鬓知人少,谈笑须卿一解颐”。

乾道九年(1173),陈敏致仕,后因病去世,卒年不详。临终前陈敏无一语言家事,只说:“死不足惜。所恨者,谬膺宠眷,无以为报也。”朝廷追赠庆远军节度使。陈敏病殁后,福建人感念他的平定叛乱、保境安民之功,于泉州立祠纪念。

其人精诚报国,难怪深得朝廷与军民亲爱。

作者简介:

plugin.jpg

生于兴化,求学扬州。文学博士、历史学博士后,资深媒体人、文史学者、作家。



来源:扬州晚报
编辑:吴勇胜总编辑:陆碧波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 

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

:
金牌会员
:
qavzy815zkyg@wechat.com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
主题560

帖子751

积分2122

图文推荐

  • 高汉荣 | 老兵义工的助农公益之路

      在高汉荣家中客厅一隅的衣架上,一年四季都挂

  • 一个杭州人17岁主政盐城,儿子和女婿各建了

    换一个角度看熟悉的历史,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。今

  • 童骋 | SA25/5加拍(#52)·异型花钱选赏

           SA,Stephen Album R

  • 崔月明 | 一场雨过后

    五月的树枝偷偷喝了雨水,明天会长高一厘米吗?雨

  • 民国时期东台茶馆业的“灶君会”

    东台茶馆业历来发达,名店甚多,精品菜点远近驰名

  • 发布新帖

  • 在线客服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APP下载

  •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