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科举题材的花钱中,常见这样的吉语:一品当朝,当朝一品。这两则吉语,是同一钱文两种不同的读法,还是两种不同读法的钱文?仁智相见,本文拟对此作一议论。
图1 吉语钱。一品当朝 / 状元及第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!)
图2 吉语钱。当朝一品 / 状元及第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!)
首先要说明的是,无论是“一品当朝”、还是“当朝一品”,都不是成语,而是由“一品”、“当朝”两则二字词语复合而成的词组。因此,我们必须先来了解这两则词语。
一品,是我国封建时期最高级别的官阶。源于秦朝、终至晚清,逐步形成官分九品的官僚等级体制,一品为最高等级。一品又分为正一品和从一品(九品十八级,正一品最高),正一品如清朝时期的太师,太傅,太保,光禄大夫,中和殿大学士、保和殿大学士、武英殿大学士、文华殿大学士、文渊阁大学士、体仁阁大学士、东阁大学士、领侍卫内大臣、銮仪卫掌卫事大夫、建威将军、子爵等。
图3 吉语钱。国思家庆 / 一品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!)国思家庆,疑是“国恩家庆”。国恩家庆,指封建时代王朝或君主所赐予的恩惠,使得能久别归家拜见亲长;如状元被恩准荣归故里,高官被恩准回家探亲等。
图4 吉语钱。官居一品 / 广东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!)为钱剑套子钱之一。官居一品,意即在朝为官居于最高阶一品。
图5 吉语钱,珐琅彩。官居一品 / 位至三公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!)三公,汉代对尚书、御史、谒者的总称;尚书为中台,御史为宪台,谒者为外台,合称“三台”,亦称“三公”。位至三公,意即官位达到三公之显赫之位。亦说“位列三台”。
图6 吉语钱。壹品百龄 / 宝泉 龙凤纹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!)
当朝,意即主持朝廷政务,指在位的皇帝或掌握政权的宰相。宰相,是封建时期君主统治下最高级别行政长官的一种称谓,并非正式官名;只是身份、职务,不是“官衔”。“宰”为主宰、掌握权力之义,“相”原指具备辅佐之责的官员。明清时期类似于宰相的岗位,如明朝的大学士,清朝的军机大臣、总理大臣。宰相可以是一个人,也可以是一群人。
未见钱文仅为“当朝”或非“当朝一品”的其它含“当朝”钱文的花钱。
其次要了解的是,花钱钱文的读法。四字钱文的读法通常有三种:
竖读(亦称之为顺读、直读等),即先由上而下阅读,阅读顺序为(穿)上--下--右--左。如图1正面钱文可读成“一品当朝”。
横读,即先由右而左阅读,阅读顺序为(穿)右--左--上--下。如图1正面钱文又可读成“当朝一品”。
旋读(亦称之为环读、回读等),多为右旋,即由上而右再下后左阅读,阅读顺序为(穿)上--右--下--左;少为左旋,阅读顺序为(穿)上--左--下--右。颇为少见四字钱文“一品当朝”旋读的(蚨归堂泉友有藏品),举八字钱文旋读为例。如图6所示,正面钱文旋读为“状元及第一品当朝”。
图7 吉语钱。状元及第一品当朝 / 喜上眉梢一路连科纹饰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!)
八字钱文“状元及第一品当朝”乳钉纹、旋读的吉语花钱,品种较多,目前所见的,均为“一品当朝”的读法,未见读为“当朝一品”的该品种吉语花钱。
图8 吉语钱 喜报三元纹饰 / 连科及第一品当朝 福寿双全纹饰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!)喜鹊、豹、三只桂圆等寓意喜报三元;蝙蝠、寿桃等寓意福寿双全。
图9 吉语钱。状元及第一品当朝 / 龙凤纹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!)
所见旋读的,钱文均读成“一品当朝”。
在所见的花钱中,竖读读为“一品当朝”的较多,竖读读为“当朝一品”的也不少;如将竖读的看成横读,那就基本同一了。两种读法,可能有先后、侧重等方面的体现,都有一定的道理。一品当朝,侧重官阶;当朝一品,侧重官职。通常两种读法皆可。
从古人的求学参考晋升的过程来看,先是进士及第(进士出身、同进士出身,三甲),可入朝为官;通常一甲授官六品,二甲正七品,三甲正八品;明清一甲进士多入为翰林官,二、三甲可选为庶吉士、或授给事中、地方府推官等;然后可逐步提升官阶,直至一品;职务亦相应提升,在到朝廷相关部门历练的基础上,可进入宰相班子,可为首辅即当朝,主宰朝政。古时称之为“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”。
图10 吉语钱。一品当朝 / 连升三级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)。
图11 吉语钱。当朝一品 / 指日高升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)。
图12 吉语钱。福寿康宁 / 一品当朝。(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,诚致谢意)。
先有状元及第,后有一品当朝。官居一品有多人,一品当朝仅一人。官居一品的不一定当朝,当朝的则必定官居一品。大概如此。
编辑:吴勇胜
总编辑:陆碧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