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续上文) 韩国钧有两幅字挂在海安高级中学 “将军楼”内,老校长发给我的第二幅字是一幅七言对联:“旧学商量加邃密;新知涵养转深沈”(沈,同“沉”)。落款,戊辰仲冬韩国钧。(见图)
这副对联写于何时?1928年(民国17年)为戊辰年。仲冬是冬季的第二个月,即农历十一月。2023年5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《韩国钧研讨文集》附有李国良先生整理的《韩国钧大事年表》,1928年,记载的“大事”仅一句:“息影林泉,以读书为乐。”由此看来,韩国钧是闲居在家读书时,写了此联。这副对联没有“某某雅属”“奉题”等 款识,应该是一副“自勉联”。对联中,旧学:传统文化,传统学术。商量:研究讨论。邃密:精细,精密。上联的大意:研讨传统的学术,要更加精细、严密;新知:新的知识,如国门打开后,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文化等;涵养,滋润养育。下联的大意:掌握新的知识, 要日趋深刻周密。 韩国钧“写此联时已经72岁。如此年龄,有多少人还在读书学习?韩国钧却“”以读书为乐”,并且写下此联勉励自己好好读书,既要掌握“旧学”,也要学习“新知”。多么可敬的老人,多么可贵的精神! 韩国钧《永忆录》记载:“余退休后日读庄、老……,船山解庄,幽深玄远,林西仲专以文法言,且有武断处,不足观也。包安吴《艺舟双楫》与康南海《广艺舟双楫》,其论书法与南北碑帖种种研究与评判皆得,未曾有南海所引碑板,余所见不及十之二三,能书云乎哉?自顾可愧。阅《涑水纪闻》《浩然斋雅》《强云谷杂记》《涧泉日记》《蛩溪诗话》《岭表录异》等书,此在宁任时,赣督蔡虎臣所遗。蔡军人,然好学,同时赠余《王船山全集》。余至今时时翻阅,而觉其取之不尽也。”(见《永忆录校注》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12月版125页)。韩国钧读的书还有很多,仅从这一段记载就可以看出,退休后(息影林泉),韩国钧读书涉猎广泛。其中的一些书,他“至今时时翻阅”。韩国钧从政的时间不可谓不长,官职不可谓不高,进入人生的暮年,还坚持博览与精读结合,读书学习,对此,笔者唯有惊叹、赞叹! 面对同一轮明月,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思。同一副对联,不同的人读了,也会有不同的感受,不同的联想、不同的思考。“旧学商量加邃密,新知涵养转深沈”一联,并不是韩国钧的原创。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、翻译家、教育家严复(1854-1921年),他在福州的故居厅堂中,就挂了一副对联(见图)
这副对联与上面韩国钧书写的对联完全相同。严复”除了翻译赫胥黎《天演论》等西方著作,传播“新知”,他还身体力行地筹办新式教育。他先后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、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(教务长),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等职。严复严复悬挂此联,表达了他对旧学(中华传统文化)和新知(近代西方文化)辩证的态度。正所谓“英雄所见略同”,韩国钧与严复,他俩心中的”旧学”、“新知”,内涵可能有差异,但在如何对待“旧学”“新知”的态度上是相同的。借用当年体现北大精神的四个字就是“兼容并包”。 需要说明的是:韩国钧书写的这副对联,原创也不是严复,而是宋代的朱熹。朱熹《鹅湖寺和陆子寿》:“德义风流夙所钦,别离三载更关心。偶扶藜杖出寒谷,又枉篮舆度远岑。旧学商量加邃密,新知培养转深沉。却愁说到无言处,不信人间有古今。” 严复、韩国钧将诗句中的“培养”改为“涵养”。“涵养”不仅指控制情绪的能力、道德修养,还包括了滋润养育和培养的意味。例如“涵养几分静气”。“新知涵养转深沈”一字之改,使内涵更加丰富了。 古人讲:“诗无达诂,”意思是对《诗经》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,因时因人而有不同。对联解读其实也一样,因时因人也可能不同。笔者觉得“旧学商量加邃密,新知涵养转深沈”是韩国钧的自勉联,如果解释为“此联表达了韩国钧教育理念、对学习的主张”,可以吗?当然可以。“沉舟侧畔千帆过”可以有新解,海安高级中学把它作为“基础教学理念”,也可以赋予这副对联新的内涵。
来源:苏中古今编辑部
编辑:吴勇胜 总编辑:陆碧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