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我们的约束
发表于 2024-8-31 18:30:49
|阅读模式
| 来自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
岁岁年年九月一,秋去秋来开学忙。值此开学季到来之际,有谁知,我这挂鞭多年的老园丁此时的心一如既往,怀揣着对校园的念想,凝目远望,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久违的课堂。是呢,毕竟我自17岁步入杏园,在三尺讲台前耕耘耙耥了43个春秋,那依依深情怎能说忘就忘,怎能不让我今生今世都念茲在兹,朝斯夕斯于梦乡!
此时此刻,我不由想起53年前的开学季,作为回乡知青的我未料受招当了一名教书匠,第一次走进课堂,教室竟是一间破旧的民房。没有男女厕所,唯有两个茅缸,中间用的是芦柴篱笆当隔墙;没有上下课的铃声响,只有吹吹口哨然后把话讲。不仅语数音体美各科教学我要全承当,还要照料这刚入学一年级学生拉撒安全防备掉茅缸,我可谓是既做了这些学生娃的老师,又做了他们的爹和娘!美好的理想虽然被骨感的现实冲击得浑身是伤,但我想到家长将孩子送来上学时的千嘱万托,想到这些孩子的身上寄托着父母无限的希望,想到这些孩子那渴求知识的目光,我就油然而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。正是这种责任与担当,让我抛却了惆怅,又直挂云帆朝着理想的彼岸启航!开学第一课,我指导孩子们拿起画笔,铺开纸张,画草画树画太阳,祝孩子们和花草树木一样,在阳光下健康地茁壮成长;随后,我又叫孩子们将各自的画儿贴上墙,把破旧的民房扮靓,扮成了独有的教室风光!我坚守在这里,如同坚守着一块阵地。苦么?要问苦不苦,想想两万五!累么?要问累不累,想想老红军!终于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过风雨,迎来了彩虹,在又一个秋天,又一个开学季到来的时候,我们告别了民房,如同一叶小舟,绕过了激流,穿过了风浪,回到了翘首相盼的校园之港! 在人生的花季,我经历了这样的开学季,经受了那样的艰苦的考验,以后的路再多艰难,我也无所畏惧了。虽然,时代不青睐我,我做曾被人讥为“二等公民”的民办教师做了整整20年,从小学一年级,教到初中三年级,始终奋战在艰苦的一线,拿的只是公办教师一半不到的薪水,令我不得不为全家生计在教余摆地摊,打芦席;虽然许多和我一样“民师”身份的同事在改革大潮中都先后“蜂蝶纷纷过墙去”,或下海经商,或转行学艺,但我毅然立于教坛,坚如磐石,不消沉,不沉沦,不彷徨,既拒绝诱惑,更拒绝平庸。我于凄惶中顽强站起,啃书山,饮文海,一心在三尺讲台前默耕耘,任汗淌,拢拢额角粉笔灰染成的秋霜,抖抖繁花飘落的满是青春痕迹的衣裳。路坎坷兮兼风雨,育桃李兮有豪情。熬过多少黑夜,越过多少沟壑,登过多少山岭,流过多少汗水,尝过多少辛酸,受过多少搓摩?问天,天不知道,问地,地不知晓,问自己,自己也难以说得明白清爽。寒来暑往,在毕业季,我送走一届又一届学子;秋去秋来,在开学季,我迎来一批又一批新生。这期间虽无惊天动地之伟业,其业绩也能欣对我父老爹娘。我靠自己的勤奋与努力,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文凭,并最终在我从教20年之际转了正,同时我被评为泰兴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,曾多年在初三担纲,也曾教过高中,客座大专教学走进过大学的课堂,亦曾三次荣获了县级以上先进教师荣誉称号,两次荣获了省级德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。在我即将告别杏坛欢度自己于校园中的最后一个开学季的时候,我以自己两年余时间撰写,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《杏雨烛泪》为我的教学生涯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“人生易老天难老,甲子一轮转瞬消。别离杏园已十载,梦里依然尽李桃。青丝成霜归去来,沽酒轻吟学板桥。秋逢又值开学季,倚杖东篱心涌潮。”这首我刚写就的七言非格律的诗,是值此今年开学季到来之际,我——一名挂鞭近十年的杏坛老兵之心情的真实写照。我将我的故事,连同这首诗一起献给今年开学季的校园和各位老师与学子们,愿大家在砥砺前行,不负时光中,不断创造辉煌,去实现各自美好的理想!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