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北里下河地区水网交织,良田沃土,物产丰富,三里一舍,五里一村,典型的鱼米之乡。小碗庄地处蚌蜒河南岸,唐港河东侧,一个相对偏僻的自然村落。小碗庄是呢称,大名叫做小良村,隶属不锈钢名镇兴化市戴南镇。
传说 相传,很久很久以前,此处本是两个村子,大娘庄和小娘庄比邻而居。小娘庄主宅心仁厚,乐善好施,修桥铺路,造福桑梓,百姓无不交口称赞。大娘庄主则是飞扬跋扈,鱼肉乡里,压榨佃户,欺凌长工,整个庄子怨声载道,民众苦不堪言。有一年,大娘庄主因为儿子娶亲恰逢雨天,道路泥泞难行,竟命人倾倒稻谷铺路以便行走,全然不顾小娘庄主好言劝阻。 此举终于惹怒天庭,玉皇大帝大发雷霆,东海龙王奉命惩处,是日,但见乌云翻滚,遮天蔽日,穷苦百姓纷纷逃往小娘庄,霎时间如世界末日一般,龙尾扫过之处,大娘庄顷刻之间夷为平地,大娘庄主一命呜呼,小娘庄则安然无恙。从此,爱惜粮食,善良本分的淳朴民风便一代代流传下来,小娘庄也慢慢演变为小良庄。
水龙 水龙是旧时相对先进的灭火器材,小碗庄的水龙曾经闻名十里八乡。子夜时分,村中某个稻草堆兴许被白天熊孩子贪玩扔的烟头阴燃了,随着打更人的一声声惊呼“不好了!走水了!”村中男女老少闻言便会一呼百应,立即行动,精壮汉子们首先直奔村中老仓库,破门而入,迅速抬起水龙赶往起火点,此时,全村妇孺老幼已然悉数出动,河摊边至着火点一字排开,一只只水桶快速传递,源源不断提供水源,水龙两边,数十名汉子轮番上阵,水龙杠杆两边各有数人,用尽全力压水灭火,水柱高达数十米,井然有序,临危不乱。村人团结精神,可见一斑。村中老人说,那时候,周围邻村若有火情,小碗庄的水龙必定驰援,战无不胜。
会船 近几年,茅山会船溱潼会船声名鹊起,吸引了全国各地人们前来参观。小碗庄的会船也不落后。每年春节过后不久,几个热心的长辈便早早开始筹备,庙门前高高竖起的会旗猎猎作响,比赛用的船只加固装饰,村民们掐着日子等待一年一度的清明会船节。小碗庄有六个生产队,往往两两组合,组织三条船备战训练。特别是清明前几天,三条船从早到晚在东大河你追我赶,捉对厮杀。锣鼓喧天,煞是热闹。及至到了清明当天,半夜时分便有勤劳的大娘大嫂们义务张罗饭菜,天蒙蒙亮,吃罢壮行饭,三条会船的主力队员会自告奋勇抽调重组,强强联合,组成一条主力船,两条后备船 ,浩浩荡荡,出庄参加比赛。
乡愁 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这几年小碗庄变化很大,一排排整齐的公寓楼矗立在村口,村容村貌整洁美观,城乡公交车学生接送车直达村头站台。但是,淳朴的民风没有变,家乡菜的味道没有变,许多平时在外经商务工的村民,即便是外面城市里买了商品房的,也会赶回来过个传统春节。大概,这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。
说不尽的家乡情,忘不了的根。有人说,父母不在了,家乡就成了故乡。我不认为是这样,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土地,小碗庄还有我的兄弟姐妹,我的父老乡亲。 致谢:世伯王文提供传说部分素材
来源:尘埃未落定
编辑:吴勇胜
总编辑:陆碧波
|